尚亲河

尚亲河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企业新闻

传承非遗技艺:清水河海红果丹皮的传统制作之道

阅读次数: 15 发布日期: 2025-07-22

作为内蒙古特产的代表,清水河海红果凭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身份,成为地域文化与自然馈赠的鲜活载体。而以其为原料制作的海红果丹皮,更是在非遗技艺的加持下,成为连接传统与美味的纽带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道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。

制作海红果丹皮,首先要从原料甄选开始。选用来自清水河地区的海红果,这里的海红果因独特的地理环境,积累了独特的风味物质,为果丹皮的品质打下基础。

接下来进入处理环节。将新鲜的海红果清洗干净后,去除果核与杂质,保留完整的果肉。这一步需要细致耐心,确保后续成品的纯净口感。

随后是熬制工序,这也是非遗技艺的核心所在。将处理好的海红果果肉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用小火慢慢熬煮。在熬制过程中,需不断搅拌,让果肉逐渐软化、释放出天然果胶。整个过程不添加多余成分,完全依靠海红果自身的果胶实现凝固,这正是传统技艺的精妙之处,保留了果实的本真味道,也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。

熬煮至果肉呈浓稠糊状时,便可关火。将熬好的果泥均匀摊在洁净的竹匾或特制的晾晒架上,厚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。之后,便是自然晾晒环节,这一步同样遵循非遗技艺的传统,利用清水河地区适宜的光照与通风条件,让果泥慢慢脱水。在晾晒过程中,需适时翻动,确保果丹皮受热均匀,质地紧实。

经过数天的晾晒,原本浓稠的果泥逐渐成型,变成色泽红润、质地柔韧的海红果丹皮。此时,用刀具将其切割成合适的大小,一卷卷充满地域特色的内蒙古特产便制作完成。

从原料到成品,每一步都凝聚着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坚守。清水河海红果丹皮不仅是一款美味的零食,更是内蒙古特产中承载着文化与匠心的代表,让人们在品尝中感受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魅力。


推荐资讯
2024年“青耘北疆”青年主播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收官

2024年“青耘北疆”青年主…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战略,进一步提升自治区青年主播的专业素养和…
2025-05
蒙域青商俱乐部│带你走进内蒙古尚阳农林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
蒙域青商俱乐部│带你走进内蒙…

蒙域青商俱乐部•午餐会计划是由蒙域青商俱乐部、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联…
2025-05
内蒙古山西商会接待内蒙古尚阳农林牧科技企业代表 共商特色产业发展合作

内蒙古山西商会接待内蒙古尚阳…

一、接待来访企业代表2025年5月12日,商会常务副会长龚占轶、副会…
2025-05

咨询热线

0471-79833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