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亲河

尚亲河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企业概况 > 探秘海红果

全国服务热线

0471-7983333

海红果作为我国稀有果树资源,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、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成为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特色农产品。

一、基本信息与起源

海红果树属蔷薇科苹果属滇池海棠系西府海棠种,为落叶小乔木,树冠自然呈圆形或半圆形,冠高通常在 4 - 5 米,冠径可达 7 米。其叶片浓绿,呈圆形或卵圆形,叶缘为双锯齿形。果实扁圆形,平均单果重 8 克,成熟时呈现彩暗红色,果肉黄色,汁多肉脆,口感香甜。

海红果又名海棠果、秋子,其起源可追溯至晋代陕西一带的 “西府海棠” 。《本草纲目》及李白诗注记载其品种源自海外,因花色艳红而得名。历经数百年繁衍,现已成为秦晋蒙交界地带的特色果品。

二、形态与生长习性

清水河县海红果拥有 800 余年栽培历史,属于经过长期优选的树种。叶长 5 - 10cm,为伞状花序,花冠直径 4 - 5cm,花朵白色并带有红晕。果实于 9 月下旬成熟,果面富有光泽,质地细脆,口味酸甜。

海红果适应性良好,具备抗寒、抗旱、耐盐碱、耐瘠薄等特性,根系发达,能够深入土层吸收养分。其枝条管理简便,结果表现稳定,受益期较长,现存树龄较老的植株已达 120 多年,仍能开花结果。

三、多元价值体现

1. 营养价值

海红果营养丰富,含有磷、铁、钙、锌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,以及 18 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。其中钙含量较高,在水果中处于前列。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检测数据显示,其维生素 C 含量达 47.8mg/kg,总酸 0.97% ,兼具食用与食疗价值。

2. 食用与药用价值

海红果既可以直接鲜食,也能够深加工制作成果脯、果汁饮料、果酱、果丹皮等产品。据府谷《县志》记载,在清代时期,海红果已被用于替代山楂入药。

四、文化与产业前景

在秦晋蒙交界地带,海红果树深受当地群众喜爱,民间流传 “家有 5 株海红子,顶养一个好儿子” 的说法。近年来,随着产业开发的推进,海红果正从传统种植向深加工方向发展,凭借自身品质与市场潜力,逐步拓展国内外市场。